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唐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正式施行及“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來臨之際,桑植縣人民法院“法官姐姐護蕾團”于5月30日走進黨政機關幼兒園,通過情景模擬、互動游戲等形式,為孩子們送上別具意義的法治禮物,同時以“家校共建”座談會為家長答疑解惑,為兒童成長筑起法治屏障 。
童趣普法:法治種子播撒幼小心靈
“法官姐姐護蕾團”發(fā)揮女性親和力優(yōu)勢 ,將防拐騙、隱私保護、安全意識等知識融入沉浸式互動環(huán)節(jié):
防拐騙實景演練:干警扮成玩偶“誘拐”兒童,模擬“陌生人送快遞”“熟人接放學”等場景,引導孩子學會“三不原則”——不開門、不跟走、不輕信。孩子們在搶答中喊出安全口號:“不吃不要不跟走,遇到危險大聲吼!”
隱私保護啟蒙:通過卡通圖片標注“絕對禁區(qū)”,教會兒童識別身體隱私部位,強調“背心短褲覆蓋處不可觸碰”。情景提問中,孩子們學會拒絕“撓癢癢觸碰禁區(qū)”“檢查身體游戲”等潛在風險 。
安全意識養(yǎng)成:搶答環(huán)節(jié)聚焦校園欺凌、危險游戲應對,教會孩子“拒絕危險挑戰(zhàn)”“及時求助老師”。法官姐姐強調:“真正的勇敢是保護自己,而非挑戰(zhàn)危險!”
家校共建:法律賦能科學育兒
活動同步面向家長開展普法座談,解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 》十大核心問題,明確家校責任邊界:
家長法定責任:需保障兒童受教育權、配合幼兒園科學保教,禁止干預正常教學 。
幼兒園規(guī)范:建立強制報告制度,禁止超前教學、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
特殊兒童保障:具備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與正常兒童有同等接受學前教育的權利。
法官特別建議家長建立“安全成長檔案”,通過家庭會議模擬危險場景,與幼兒園形成“晨昏觀察網(wǎng)”“法律守護網(wǎng)” 。
長效守護:從普法到行動的法治實踐
桑植縣人民法院“法官姐姐護蕾團”作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品牌 ,持續(xù)探索創(chuàng)新普法模式:
精準普法:針對幼兒特點設計游戲化課程,將法律知識轉化為“安全咒語” 。
家校協(xié)同:通過家長委員會、法治家長會等渠道,構建“園所依法、家庭盡責”的共育生態(tài) 。
社會聯(lián)動:聯(lián)合婦聯(lián)、共青團等機構,打造心理輔導、跟蹤回訪等幫扶機制 。
“今天的普法活動是一顆法治種子,未來將化作幼兒園最溫暖的陽光?!闭绶ü俳憬闼?,法治教育需從單向灌輸轉向雙向互動 。當孩子學會用“安全密碼”自護,家長以法律思維化解焦慮,教師以專業(yè)預案應對危機,法治才能真正成為兒童成長的“隱形翅膀”。桑植縣人民法院以“護蕾”行動踐行司法擔當,為“幼有優(yōu)育”寫下生動注腳。
責編:王輝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